“20 部iPhone手機換房子”,近日成為海內外華人及網民的熱門話題。根據媒體報導,有一名到深圳打工的女子,半年內同時交往20 位男朋友,在國慶假期前,要求男友,每人送一份特別的禮物就是新出產的蘋果iPhone7,得到之後,轉手賣出,每支手機約為6,000人民幣,總共賣得12萬元人民幣,利用這筆錢當頭款,在老家買了一戶房子。根據買賣手機的職員證實,國慶假期的前幾天,有位女士宣稱手上有20 支全新的iPhone7 要轉手,其中至少有十支是連包裝都沒打開的全新貨,20支約值人民幣12 萬多。爆料此事的網友是當事人小麗(化名)的同事,小麗來深圳打工差不多1 年了,工資不高、從事文書的工作,看到她買房子的照片時,大家都很驚訝,後來才知道其中緣由。據稱,小麗家中並不富裕,父親也是打工族,母親是家庭主婦,排行老大的她擔起了為家裡買房的壓力,有此孝心實在難得。對於打工族,買房是人生的目標,也是一大挑戰,然而用這樣出人意外的方法,卻引來許多不同的評論。有網友用反諷的方式說: 「這樣的情節實在太勵志了! 」,有人說:「還算有點良心,畢竟不是找個男人要一套房」!有網友質疑說: 「是不是有故意炒作?同時交20個男友難度也太高了。」另有網友責難說: 「無恥就無敵!」。又有酸溜溜的說: 「我一個男朋友都找不到,她居然可以同時有20 個,而且都能送名貴禮物,請問誰教的技巧?」,「這麼儍的男友,請給我一打。」我們不得不承認,此人能同時應付20個男友且不露破綻,其功力非凡,但從男朋友的角度來看,不知他們看到新聞之後作何感想? 雖然這是社會百態之角,讓我們放下指責,停止發難,一起來反思,彼此勸勉:
第一,誠實是最好的做人處事原則。因為天下事不會永遠隱藏的,遲早總會曝光的。若是做了見不得人、見不了光的事,一經發覺,真是羞辱,若是得罪人、得罪神的事,也許人不易察覺,最終仍是要在神面前受審判的。 第二,聖經真理是最好的生活指導準則。貪財是萬惡之根,有人貪戀錢財,被引誘離了真道,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前6:10)。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若那20位男友來面質,不知那女子如何面對?就如聖經所說: 「用許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將是無顏以對,無話可駁! 第三,愛與饒恕是最好的選擇!我們都不完全,在神完全的標準下都是個罪人,不要五十步笑百步,我們都要謙卑的承認與領受我們需要神的愛與饒恕,我們也需要對曾經傷害過的人(許多是我們都不知道的人)求他們的愛與饒恕。如此才能成就和平,建立和諧可愛的群體。 各位兄姊們,讓我們在別人的需要上成為我們的責任、在別人的破口上成為我們的禱告、在別人的錯誤傷害上成為我們愛與饒恕的操練。願神賜下豐富的愛與恩典,讓我們為主作美好的見證,榮耀歸神。 有幾個朋友一起在聊天,有一位基督徒說:「自從我加入這公司之後,我的老板才發現原來基督徒這麼好用,又勤奮、又認真、少說話、多做事、不說閒話,更是順服可靠。」幾個朋友都點點頭表示同意並稱讚有加,第二位又說:「我小孩特別要放在教會所辦的托兒所,因為他們特別有愛心,看顧別人的小孩就如同看自己的孩子一樣的有愛心,我特別放心。」其中的另一位卻不以為然的說:「我的老板正好相反,他說以後再也不願請基督徒了。」「為什麼呢?」大家同聲反問,他回答說:「我們公司有位基督徒常常在公司不專心做事,把公司的事當做俗事,上班時馬馬虎虎,只有在教會的服事才是聖工、才認真,這種態度造成很多同事的不滿,且把同事關係弄得很僵,把老板當成法老王,且工作效率低落。」聽完之後,我認為這是給我們每一位基督徒的提醒與挑戰,我們在公司、在家裡、在社會的形象如何?我們不能責怪這個公司的老板,實在是後者這基督徒沒有好的見證,他的思維就是把公司上班與教會服事兩極化,這兩極化的迷思與迷失是什麼呢?固然公司是屬世的,在公司上班似乎是做俗事;是在做世界上的工。但神沒有要我們每一個人離開世界躲在深山叢林中修道。主耶穌的禱告說:「我不求你叫他們離開世界,只求你保守他們離那惡者。」(約19:15) 神不是給我們一個“出世”的思維,神要我們“入世”在世上是作美的見證,在沒有味道的世上成為鹽;把美味的人生帶給世人,在黑暗的世代中成為光,把耶穌的真光和熱與愛帶給世人。
神要我們為主而活,並不是只有在教會才為主而活、不是只有星期日做禮拜才為主而活;而是每一分每一秒都為主而活,在每一個地方處何種環境都為主而活,這才是把信仰在生活中每一個角度活出來,信仰與生活不是分開的,不是兩極的,不是對立的。請大家不要誤會,這並不代表我們與世界、世俗“混雜”在一起的,而是像光進入黑暗,光與黑暗是沒有交集的,聖經上說:「光明和黑暗有什麼相通呢?」(林後6:14) 光在黑暗的世代之中是見證的、是得勝的,所以我們不是去變成黑暗罪惡,乃是讓主的真光照亮這地,用愛來贏回失喪的靈魂。用善行來證明我們不與罪惡同流合污,乃是靠主得力過一個勝過罪惡試探的生活。就如神曾說:「我要在他們中間居住,在他們中間往來…」又說:「你們要從他們中間出來與他們分別;不要沾不潔淨的物,我就收納你們。」(林後6:16-17) 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把工作場所當成是服事的工場,把每一位同事、老板都當成是同工或傳福音的對象,讓善行、好的績效、好的人際關係成為美好的見證,讓主名得榮耀。 美國哈佛大學一位副教授為了4美元與當地中國川菜館較勁,引來網上一堆熱吵、熱潮與熱嘲,值得嗎?起因是此副教授埃德爾曼在網上訂購當地中餐館”四川花園”的外賣,根據網上價格是$53.35,但收到帳單時卻為$57.35,比價格表高$4元,為此這位哈佛大學雙博士學位的老師,又是經濟及法律專家,立刻發送郵件,提出收費不實的抗議。其實對消費者權益受損的抗議是人之常情,也是無可厚非的。餐館負責人迅速有禮的回應,是因為網上價格沒有最新的更新,價格其實已經調整了,對商家而言,這是實情也可理解。然而,埃德爾曼心存不滿,又搬出法律指責這是”嚴重違規”的行為,且對”超額收費”部分要收3倍賠償,就是美金$12元,對此,餐館也應允賠付此金額作補償。
本來可以就此落幕,然而,埃德爾曼進一步的上報相關部門,要求要給過去每一位受影響的客人退款。並提出要和中餐館的法律人士對質!有至於為4 美元來這麼大陣仗嗎?有必要嗎?網民的意見不一,有人認為教授沒什麼不對,目的是爭取自己的權益;有人支持教授,打擊欺詐、不縱容犯罪;有人教訓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另外有人認為中餐館已經又道歉、又賠償,而且廣告上也有註明價格可能變動,更何況當顧客反應後,他們也願意立刻更正改進,何苦相逼要走法律程序呢!真是見人見智。 當埃德爾曼把此事的相關資訊及郵件曝光送到Boston.com,結果大出所料,輿論卻一面倒地偏向弱勢的中餐館。教授被評為「網際網路上最不喜歡的傢伙」,最終,他在自己的網站上發出聲明,為此事道歉:「我意識到我的表現過火了。…我很抱歉,我會在未來努力做好。我已經聯繫中餐館經理,也會當面向他本人道歉。」同時,他也向哈佛的學生道歉說:「我相信一個人的行為不應該讓其他人來承擔。」此言辭為的是維護哈佛的聲譽與平息學生的嘘聲。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場公義與慈愛的矛盾之爭,網民眾人的心是傾向憐憫與恩慈的。以愛勝過、以恩勝義。 讓我們一起學習功課與共勉。 第一,勿以惡小而為之!錯雖小,仍是錯,罪雖小仍是不討神喜悅。讓我們責己以嚴,待人以寛。 第二,坦誠認錯反而讓人容易接納。認真面對問題,真誠改正且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讓受害人心悅誠服。 第三,得饒人處且饒人。神有絕對的聖潔與公義,尚且憐憫我們的過犯,我們又為何不能或不願寛恕與接納人呢? 親愛的兄姊們,讓我們不會贏了面子卻失了裡子,贏在口而失了心,贏了世界而錯失永生的機會。願主耶穌幫助我們,在一切的事上成就神旨意、榮耀主聖名!! 「你只管去!他是我所揀選的器皿,要在外邦人和君王並以色列人面前宣揚我的名。 我也要指示他,為我的名必須受許多的苦難。」(使徒行傳 9:15-16)
有人說: “完全的順服基督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它不代表是舒適、健康或財富、更沒有世上的榮華富貴。 完全順服基督的風險是失去這一切,然而至終這一切的風險,在基督裡必然得到完全的獎賞,在祂那裡有一切超乎我們所需要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讓我們暫停腳步來衡量我們的生命,我們是否具有初期教會所描述「真基督徒」的那種清楚、獨特的品格?他人是否可以因著我們的言行舉止而認為我們是真正跟隨那位萬王之王、萬主之主的信徒呢?我們的生命是否可以讓別人願意相信並且跟隨基督呢? 耶穌說「你們當向普天下傳福音…..」作為一個教會,我們在這動盪的世界,要以順服並靈活地回應神的呼召。我們要成為一個能傳遞神所賜下愛、喜樂、平安的器皿。我們要成為一個能裝備我們年輕人的團體,使他們成為一個能為基督的緣故有顯著的職業和模範的服事。我們務要在這個前所未有、猖狂攻擊聖經基要原則的時代;成為一個能夠挺身堅守基督信仰的教會。這是神對教會的期許,祂也賜下聖靈來幫助我們完成這大使命(使徒行傳1:8)。 我們知道神在各樣的事上呼召各樣不同屬靈恩賜的人來完成祂的計劃,因此你如何將你的心思意念來符合神在福音事工上的要求呢?禱告是培養一顆宣教心的第一步,至少我們要祈求這世界能聽到福音,神的心意就是透過差遣祂的兒子降世,使我們能因信得救(約翰福音3:16)神的心意是要失喪者被尋回。在我們的周圍有許多的失喪者,在我們的家中、學校裡、上班的地方、鄰居、社區、城巿、國家、甚至於全世界,神說「傳福音的腳蹤何等佳美」(羅馬書10:15) 耶穌呼召我們成為「見證人」而不僅只是「作見證」而已,我們要在我們的社會裡活出福音,並且要將福音帶到未得之地。讓善良、仁慈和愛成為我們生命的標記,當你如此做的時候,你必會發現傳福音的門已然大開。 親愛的弟兄姊妹,神是如何的呼召你在神國度的事工裡?我們確認作為祂的門徒;我們是被呼召向世界傳遞救恩的信息,同時也是讓我們的生命成為福音大能真理的榮耀見證。無論神如何呼召你;你可願意像以賽亞一樣回應說『我在這裡,請差遣我!』(以賽亞書6:8) |
牧師的話
April 2023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