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主日,我們有機會透過彼得前書一章1-12節,學習到:我們在患難中能夠有大喜樂,因為我們有神完全救恩實現的盼望。這段經文有一個特別之處,就是經文裡面的“有”,“得著”,原文裡面都是用“進入”這個介詞(希臘文:EIS)。EIS這個詞,也是聖經每次講到“信主耶穌”的時候,所用的介詞,也就是說:我們是信入主耶穌的。
“得著”跟“進入”有什麼區別?進入到這個盼望,進入到這個救恩,進入到這種喜樂,告訴我們說:這個你要得著的東西,比你本身更大!也就是說,這個盼望完全擁有了你,這份喜樂包圍著你,這個完備的救恩要完全覆蓋著你!你我,要進入到裡面去,浸泡在裡面!你我被這個擁有了我們,而不只是我們擁有了它!“信入主耶穌”有什麼意義呢?不是只是你得著了耶穌,更是耶穌得著了你。耶穌擁有了我們生命的主權弟兄姊妹,這才是真信。 求主幫助我們。 我們的信,也並且只有意志力,乃是有情感真實的經歷的。“你們雖然沒有見過他,卻是愛他;如今雖不得看見,卻因信他就有說不出來、滿有榮光的大喜樂,並且得著你們信心的果效,就是靈魂的救恩。 ”(V8)我們過去現在都經歷過這信的果效:我們信主後,經歷過無法形容的喜樂!這是滿足了上帝心意的快樂,就如施洗約翰的喜樂滿足了一樣(約3:29)。這種喜樂是從何而來?是遵行神的話語而來(約15:10) 不但如次,這喜樂無法言喻因為它乃是主自己的喜樂。當我們順服上帝的呼召,悔改接受主,我們經歷到的不單是赦罪的喜樂,更是上帝自己的喜樂,所以經文說,這是“滿有榮光的大喜樂”(V8)上帝說:當你歸向我,順服我的時候,我就是這麼的喜樂!主的喜樂就成為了我們的力量,讓我們可以去繼續順服他!上帝讓我們去感受他的感受,好讓我們喜悅去做他所喜悅的事!上帝讓我們得著他的生命,讓我們能做他渴望做的事!這就帶個我們“靈魂的救恩”—讓我們回復神的形象,神的旨意實現在我們身上! 這種的信,帶出來的是信徒的忍耐:讓我們能在各樣的挑戰困難中,仍然持守著主的命令,做討神喜悅的事而不放棄。有這種的“信”--持續堅忍做合神心意的事的“信”,我們才能不斷經歷神能力的保守,不斷進入神的喜樂中,進入到神完備救恩的實現中! 有一位牧師的女兒,她天生就是一位腦性痲痺患者,全身佈滿不正常的高張力,且無法言語。但,她卻靠著無比的毅力與信仰的扶持,在美國拿到了藝術博士,並到處現身說法,幫助他人。
有一次,她應邀到一個場合演”寫”(不能講話的她必需以筆代口),會後發問時,一個學生當眾小聲的問:「妳從小就長成這個樣子,請問你怎麼看你自己?妳都沒有怨恨嗎?」這個無心但尖端的問題讓在場人士無不捏一把冷汗,深怕會深深刺傷了她的心。 只見她回過頭,用粉筆在黑板上吃力地寫下了「我怎麼看自己?」這幾個大字。 她笑著再回頭看了看大家後,又轉過身去繼續寫著: 一、我好可愛! 二、我的腿很長很美! 三、爸爸媽媽這麼愛我! 四、上帝這麼愛我! 五、我會畫畫!我會寫稿! 六、我有隻可愛的貓! 七、還有…… 八、…… 忽然,教室內一片鴉雀無聲,沒有人敢講話。她又回過頭來靜靜地看著大家,再回過頭去,在黑板上寫下了她結論: 「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沒有的。」….眾人安靜了幾秒後,一下子,全場響起了如雷的掌聲與無數感動的淚水…那天,許多人因著她的樂觀與見證而得到激勵。 這個樂觀的腦性痲痺患者是誰?她,就是美國南加洲大學藝術博士,在台灣開過多次畫展的黃美廉女士。 這個感人的故事讓每一個聽到的人都會感到慚愧。 一個身體有殘缺的人看自己是豐富美麗的,並因此而喜樂滿滿。 但我們身體健全卻常常悶悶不樂,失去平安。 為什麼?就是因為我們總是看著我們的缺乏,沒有看到我們的擁有。 究竟我們缺乏多少呢?上帝沒有供應嗎?我們的缺乏是與我們的慾望直接相關。兩個人的薪水一樣多,但兩個人的心情可能大不一樣。一個人可能非常喜樂,因為他感恩公司招聘了他,讓他有工作可做。另一個可能心裡很不痛快,因為他認為他的技術不止值這個薪水。 當我們“只看我所有的”,我們就會感恩,我們就會喜樂。當我們“不看我所沒有的”,我們就會知足。 然而,在這物質充滿的世界裡,要讓自己“不看自己沒有的”是非常難得的。每天,世界都會有引誘,每時刻我們都有可能被世界吸引,一旦如此,我們會發現與世界相比我們缺少得太多了。因此我們要追求。追求世界的結果也許可以得著暫時的快樂,為什麼叫快樂?就是因為這種世界的“樂”,來得快,去得也快。追到的時候“樂”了,不多時,這個“樂” 就沒了,因為自己又落在世界後面了。 所以,聖經告訴我們,“不要愛世界”。愛世界的最後結果就是心中永遠不滿足,永遠沒喜樂。“只看我所有的”吧!神給了我們很多很多,數算一下,我們一定會驚訝,神對我真好。
有一位國王以「平安」為題,要兩名畫家各畫一張表達同一意思的畫。 第一人的構圖是一個寧靜的湖,湖面水清如鏡,群山環繞著湖的四周;蔚藍的天空中,飄浮著朵朵白雲,給看見的人一片和諧安詳的感覺。 另一人的構圖同樣也有高聳的山,但山上光禿禿的,承受著狂風怒雨的吹打和雷電交加的襲擊,旁邊有一瀑布萬馬奔騰地湧流出來。仔細再看,在這咆哮的瀑布當中,竟有一小樹枝由石縫中伸出,樹枝上有一鳥巢,巢裡有一隻小鳥,但那只小鳥正在窩裡睡覺。國王遂選了第二幅畫為得獎作品。 我們要做一個在瀑布聲中亦能高臥酣睡的小鳥,不為環境而衝動。勝利不驕傲,失敗不灰心;光明時不自滿,黑暗時不痛苦;處境順適時不忘痛苦,處境痛苦時不妨怡然自得;在高位做事不驕,在下層工作不怨;稱心如意時,不以為一切都順利了;不如意時,也不以為一切都失望。 有人說這就是修養,我說這不是修養,因為靠自身的修養不可能修出真平安;因為自身的有限,有罪,有死的本質在狂風怒雨前一定會讓你懼怕不安。怎樣才算是真正的平安呢?平安並不是指沒有困厄、衝擊或雜亂聲音的騷擾,而是能夠在紛亂和艱難中覓得心中的平和,這才是真正的平安。 怎樣才能得著這真正的平安?這就需要我們裡面有一個能去除你懼怕不安的大靠山。這座大靠山不僅要愛我們,還要有大能保護我們。所以,唯有耶穌才是這大靠山,因為耶穌是神,神就是愛,祂無所不能。以賽亞書26章第3節說:“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 所以,信神的人有真平安,就像在港灣裡拋錨的船,風浪再大,也不會到處漂泊,也不會被風浪摧毀。得著真平安的關鍵就是“信心”。我們有多大信心,我們裡面就有多大平安。我們就像船,船上的錨就像信心一樣,是穩住我們,不讓我們隨風而漂的關係。 讓我們將我們信心之錨緊緊扎在神的應許之上,下面三句經文是最讓我得著平安的應許, “神的意念高過我們的意念” “神的意念總是好的” “神使萬事相互效力,讓愛他的人得益處” 願我們仔細思想,回顧生命,它們將成為我們真平安的基石。 當邁進十二月的時候,我們知道聖誕節─我們的主及救主,也是基督的誕生日─快到了。耶穌帶著鑰匙來到人間,“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們了” (太28:18) ,祂為所有信徒打開通往天國的大門。這大門在許久以前已經為我們開啟了,但如今這門仍舊是敞開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
這是因為在這扇救恩的窄門前堅立著十字架。在十架上救主曾為我們捨命,祂是無罪的,卻承擔了我們的罪惡與過犯,祂是無罪的,卻代替了我們因犯罪所帶來的公義審判,這就是為什麼天國的門仍舊敞開的理由。因此,所有的罪人都能坦然無懼的進入至聖所,“當存著誠心,和充足的信心,來到神面前。”(來10:19-22) 在我們當中有些人或許在漫無目標的人生路上迂迴了數年,現在您們可以在這條通往榮耀的道路上落腳了。基督是聖潔的永生真神,祂已經死裏復活,祂掌管陰間的鑰匙。唯有祂有權柄來打開或關閉這扇通往永生的大門。“那聖潔、真實,拿著大衛的鑰匙,開了就沒有人能關,關了就沒有人能開的…”(啟3:7) 您是否願意趁這救恩之門還開著的時候將生命主權交給主基督? 其次,基督也給我們事奉的機會。當我們經過救恩之門時,我們也當穿過事奉之門去尋找失喪的人,甚至如經上耶穌所說的“勉強人進來。”現時代傳福音的門又寬又大,全救各地都可聽到馬其頓的呼聲“請過來幫助我們”。我們的回應是什麼?我們應對全球福音事工委身。當然我們不是每個人都領受異象作跨文化的福音事工,然而,我們至少要成為這努力的一部份,尤其是在禱告,奉獻及鼓勵等事工上有份,以確保多人進入這敞開的救恩之門。 此外,我們必需關懷教會所處身的社區。這是每一位會眾都必需參與的,傳福音不是牧師或教牧同工的特權,也不是部份信徒的嗜好,而是教會每一位會眾必須肩挑的責任。耶穌為我們開了許多扇門,我們應該抓住機會穿過些門。鑰匙既然是在基督手中,但選擇權卻在於我們自己。在這普世歡騰的聖誕佳節裏,您是否願意委身帶領人歸向神?這是您所能給基督的最上好之聖誕禮物。 |
牧師的話
April 2023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