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的幸福小組福音事工結束了! 從預備到結束經歷了四個月。這期間弟兄姊妹在這事工擺上的時間、精力、金錢、禱告和關注,只有我們的神知道其中的酸甜苦辣。為我們弟兄姊妹付出的辛勞感謝神,並求神紀念和祝福。這次福音事工讓弟兄姊妹經歷了幸福小組傳福音的全部過程,願每一位參與其中的弟兄姊妹都能從中學習、經歷更像耶穌。 經過這八次的幸福小組在zoom的聚會,讓我們深深感到在我們現有的環境中,傳福音是何等的艱難。不是物質上的艱難,而是心靈上的艱難。我們的BEST 朋友大多已經聽過福音,神的真理也知道不少,有些BEST 朋友心門尚未打開,不能接受有神、不能認識自己、更不能馬上接受耶穌。這定會使我們很多弟兄姊妹感到有些沮喪。這似乎並沒有達到我們的預期,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喪氣。想想耶穌傳福音的經歷,我們心裡就可以得安慰。約翰福音第六章中,當耶穌親自向眾人傳講神的道,並用五餅二魚餵飽五千多人,以此來見證自己的神性和能力。然而,耶穌的門徒中仍然有很多退去的。那些在耶路撒冷的猶太人、法利賽人、更是不信。耶穌傳福音尚且如此,更何況是我們呢!我相信,凡神所揀選的人,祂一個也不會丟棄。時候將到,神會用神的方法將屬於祂的人召喚回來。 對於我們傳福音的人來說,我們的責任就是傳福音,將神真理的道傳講給還不認識神的人。我們是撒種的,但收穫成果的也許不是我們。然而,我們做了神要我們做的。通過這個事工,每位弟兄姊妹一定體會到了傳福音的團隊精神和力量;也一定嚐到了合一事奉的甜美;同時也一定體會了真理的實踐和理論的區別。當我們有不同意見時,我們知道了如何相互妥協達成共識;當同工事奉上有困難時,我們知道了應如何幫助;當同工氣餒時,我們知道了如何鼓勵安慰;當我們運作幸福小組聚會破冰時,我們得到了歡樂;當我們討論福音信息時,我們更加了解彼此;當我們分享生命見證時,我們被激勵;當我們看到BEST朋友的心只要有任何一點的打開,我們就為之歡呼。謝謝我們的主,讓我們經歷了各種各樣的感受。和實體聚會相比,雖然其效果要未如預期,但我們確實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幸福感,因為我們一起浸泡在神的愛中,和因神帶來的快樂中! 弟兄姊妹,兩個月的福音事工雖然結束了。但我們傳福音的熱情仍在,傳福音使命將要繼續進行。繼續在我們生活中,用我們的生命來見證耶穌,傳播福音。 “因為神的國不在乎吃喝,只在乎公義、和平,並聖靈中的喜樂。”(羅14:17)
的確,沒有什麼比喜樂更能見證出神在我們中間這個奇妙的事實了。傳福音的時候,我們都特別希望新朋友在我們當中感受到從神而來的這份平安與喜樂,並能為之吸引。但我發現自己,因為特別在意,所以就會特別的刻意;因為特別期待,因而產生很多焦慮,而適得其反。正如歐格理牧師所說的,“再沒有其他事比焦慮感更能減低真實性。”(《合神心意的門徒》)。 在福音小組裡,新朋友的每一個反應(或沒有反應)都能引發我血壓的波動。 也許您也跟我有近似的經驗。 神再次地提醒我們,我們不過是見證人,乃是神自己來吸引人來跟從他。世界上有許多人,也許一生只有這麼一次,有一群人願意持續八週地來邀請他們,跟他們來分享見證與福音的信息。也許他們不能立刻接受,也不能完全明白,但他們一定得著了一些他們從來沒有聽過的信息。甚至,八週他們都沒有來,但八週有人持續地為他們禱告祝福,難道我們公義的主,會讓這樣的禱告白費嗎?斷乎不會!無論是在福音朋友身上,或是在代禱者的身上,這樣的禱告都將要有形有體地成就神的旨意,傾倒出神的恩惠!(詩66:20;太10:13) 一位姊妹跟我們分享,她小時候去過教會參加了一年主日學。什麼都記不得,只記得要向耶穌禱告。後來雖因各種原因沒能繼續參加教會,但她卻未曾忘記有這位神。 在她接下來的成長過程中,卻再沒有遇到一個向她傳福音的人。她很想去教會,卻又不知從何開始。直到孩子來美國上基督教的高中,被要求去教會聚會才有機會聽到福音,一家人很快就受洗歸主了。姊妹說,因著這緣故,她深信在外面有很多“漏網之魚”,是在等待他人給他傳福音的。她也更相信,撒下福音的種子是那麼的重要,因為我們不知道什麼時候會發芽。在姊妹身上,這種子等了40多年。 我們的福音小組已經快要到最後一周了。相信我們都從中學習了許多,也經歷許多驚喜、感動、甚至挫折或焦慮。深信這些付出都不會是徒然的。讓我們繼續自然地,喜樂地分享神在我們身上的作為,將一切的結果交給他。求主將我們從焦慮中釋放出來,好叫我們的心能更敏銳,有更多的空間,去關心,去聆聽我們福音朋友的心靈。他們不是我們的工作的目標,乃是神愛的對象。在福音小組結束後,我們仍舊是神愛的使者,去關愛他們。在福音小組結束後, 我們仍舊是神恩惠的見證人。願我們在這些操練中,越發從刻意,走向自然,從焦慮,走向喜樂。阿門。 幸福小組正在進行之中,還有最後二周了。感謝我們的主,我看到兄弟姐妹的熱情不減,每次聚會也都歡樂在其中。繼續來聚會的BEST朋友一定被我們的熱情所感染,但願他們都知道我們為他們所做的都是來自耶穌。更願有關耶穌的信息能進入他們的心,釋放他們的靈。
這樣的全民幸福小組讓每位兄弟姐妹們都能參與,并看到幸福小組的運作方式,對以後的福音事工大有好處。只要我們有福音朋友,有傳福音的熱情,我們就可以開始類似的幸福小組了。我相信,我們的兄弟姐妹一定喜歡這樣幸福小組的喜樂多樣的形式。這也可以給我們以後常規聚會的啟發。以前,總覺得,遊戲是年輕人玩的東西。現在每個團契都會了,大家玩得很開心。我們可以繼續下去,無論是查經還是幸福小組。 在幸福小組緊鑼密鼓的進行中,有幾位幕後英雄始終在為我們工作,為我們提供禮物和食物。這就是我們的中央廚房的姐妹們。謝謝她們的辛勞。願神紀念她們。 有一件事讓我很感動,就是參加禱告會的人數多了十幾位。這說明大家都很在乎福音小組,更在乎禱告。我們一直在鼓勵兄弟姐妹來參加禱告會,但效果並不理想。但當我們有福音事工時、當我們要每個小組為自己小組禱告時,很多人都來了。為什麼?因為是為自己所關心的、自己參與的事禱告,大家就有動力和熱情了。有弟兄邀請的BEST朋友告訴這位弟兄說,這次聚會可能不能來了,因為他的兒子當晚那個時段有節目要陪他去,這位弟兄就默默為其禱告,願神幫助。 結果,當晚聚會開始了,這位BEST 朋友也出現了。他告訴大家,他聯絡了他兒子的同學,他送兩個小孩去,請另一個孩子的父親接他們回來。所以他就有時間參加聚會了。感謝主,願我們通過這個事工和禱告來建立我們的信心。也求神讓我們知道並參與更多神國的事工。 親愛的弟兄姐妹,還有兩次幸福小組的聚會,願神繼續幫助我們,給我們力量。也求聖靈在BEST朋友身上動工,軟化他們的心,謙卑他們的靈,在認識耶穌的同時,看到自己是個罪人,從而接受耶穌的救恩和永生。 我們大家一起努力,將福音進行到底。 我們今年的宣教年會結束了。但講員馮牧師的宣教信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很多弟兄姐妹都有同樣的感覺。然而,印象雖深刻,三四天以後,很少人還會記得起馮牧師具體講了些什麼。在馮牧師的信息之中,尤其是第二講“成為蒙愛延福的使者”對我們有著很大的實用和指導意義。這裡,我將馮牧師的信息內容綜合如下,也可讓弟兄姐妹一起來溫故而知新。
馮牧師首先講了“對教會和福音派傳統的一些反思”。 他說,福音派教會都有他們自己的傳統傳福音的方法。 如,用各種節目吸引人來參加教會,用福音推銷員的消費主義概念,這些方法為社區提供了很多人們喜歡的娛樂活動。一些家庭選擇教會的標準就是看那個教會提供的小孩節目豐富。確實,這些方法似乎可以讓教會的人數增長。但這些已經歸入主的名下的基督徒們,究竟有多少是耶穌真正的門徒呢?美國東部的一個兩萬多人教會,正是用這些方法,人數增長很快。但他們的大牧師,Bill Hybels,幾年前在他退休的時候曾經說過,“我們的教會雖然很大,人數也很多,但要在他們中間找出真正的基督的門徒來卻很少很少。” 當然,還有在中世紀,美歐地區更是用征服萬國的基督教帝國觀念,將福音強行推入某一地區,或國家。這些方法看上去很有效,但它們是耶穌喜悅的方法嗎?耶穌要的是真正的門徒,是以生命影響生命結出的生命之果。是有新生命的基督徒。 接著馮牧師講了,我們“要如何成為延福的使者”。他從耶和華給亞伯拉罕成為萬國的祝福的允許開始,來提醒我們,我們每一個基督徒也都應該是祝福他人的使者。 他用耶穌的教導(太5:41-45a)讓我們知道,要做一個福音的使者,成為萬國的祝福,就必須要愛你的仇敵,為逼迫你的人禱告,做真正的天父的兒子。問題是,我們能做到嗎?這也太難了,但這是我們培養福音使者的關鍵。他也提到了一個有趣現象,明明問題在後方,有人總是要在前方做工。他非常深刻地指出,對於福音的事工,福音派的信徒常常做些表面的容易的工作,而沒有實際地深入到人的心裡。分發福音單張容易,但愛你的仇敵就不那麼容易了,幫助人成長更不容易。這就是我們的光景。 馮牧師的重點就是,我們已經與神和好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與人和好,不論是什麼樣的人、仇人、敵人、不可愛的人、家人、朋友、同事、鄰舍等。我們只有因著耶穌與我們同在的能力,做好與人和好的工作,我們才能成為福音的管道。這才是我們宣教福音過程中核心的部分。 今年的宣教年會已開始了,讓我想起以賽亞書裡有一段經文“那報佳音,傳平安,報好信,傳救恩的,對鍚安說:你的神作王了,這人的腳登山何等佳美。”
有時我會自問:為何以賽亞特題“腳”來表揚它?您能想像我們的腳 ─ 向內長腳指甲、雞眼、老繭,甚至有怪味的香港腳是怎樣的德性?以賽亞為何不稱讚報佳音者本身,或他的口舌,或他的笑臉? 我只能如此猜測說我們的腳是普通、苦幹、必要的,也是神所使用的宣教士的特徵。因為神深知傳福音是一件苦差事,因為宣教士通常所接觸的大部份是世界上平凡與貧困的層面,鮮少碰到光鮮堂皇的一面。 但我相信以賽亞讚揚“腳”的另一個理由就是:它們站在“行”的位置上。“腳”將好消息先帶到山頂然後才能傳揚,我們的腳先將我們帶到需要聽信福音的人們那裡,經過傳道、聽道,人們才能信道。 我想到戴德生的腳蹤。他花了六個月的時間從英國乘船到中國,唯有他對神的堅定信靠才將他的“腳”舉步到中國。他曾說:“如果我不認為中國人也是失落的,需要主耶穌,我就不可能踏上中國的土地。” 我想到殉道的Jim Elliott的腳蹤。他到奧加族印第安人部落傳福音,只因單純的順服他的主,就讓主帶領他的腳步。放棄一切來跟隨主是件美事。“捨棄他不能擁有的而換來那不能失去的,並非愚拙的人!” 我想到一位女性基督徒的腳蹤。她的腳經常帶領她穿過好幾哩的雪地,向需要主耶穌的大學學生傳講福音。 我想到羅玉光宣教士的腳蹤。她奉獻一生給我們在台灣的骨肉之親,她的腳蹤踏遍新竹的街道、商店、醫院、及家家戶戶,為的是使他們有機會認識主耶穌! 這些就是以賽亞所說的“佳美的腳蹤”,這些是有行動也是神所喜悅的“腳”。您的情況如何?您的信心與行動是否相符合?有許多人仍在等待神的呼召,有些人已領受呼召但仍未付諸行動。但願我們不會失去神所給的機會,請記得大使命是給我們每一個信徒的,神說:“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 |
牧師的話
April 2023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