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有了一些禱告的初步經歷,和神的親近就會變得容易,排除外來干擾,專一傾向裡面,也就沒太大的難處了。 那麼禱告也會成為輕省甘甜有味的了。此時,我們就可嘗試進入禱告的更深之處了。 信主有一些年的基督徒一定聽說過有一種禱告叫“默想的禱告”,或“信心和默想的禱告”,或“單純至誠的禱告”。是的,這些就是人們用來描述進深禱告的名稱。 如果我們能進入這層禱告,我們和神也就進入了更深的關係了。
凡是真正談過戀愛的人,一定會有這樣的經歷,面對自己心愛的人,能和他/她在一起,即使不說一句話,裡面都會心滿意足,幸福無比。 當然,你心愛的人也會有同樣的感覺。這裡談的進深的“默想的禱告”就類似於我們和神的關係也進入了這種無聲勝有聲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信主前,我曾聽說過,並在中華文化中出現過“天人合一”的說法,在中國的歷史上無數人都追求過這種境界。但它究竟是一種什麼樣的境界,沒有人可以說得清楚,因為沒有能夠認識神的人對什麼是“天”都說不清,叫他怎能說清“天人合一”的境界。然而,我們基督徒對神(天)藉著神自己的啟示(宇宙的自然啟示,聖經的特殊啟示)已經有了既具體又全面又深刻認識,我們神的大能和作為使我們對祂有了敬畏和愛慕之感。這也是我們能夠進行默想禱告的內在動力和信心。 當我們藉著這種動力和信心,和神進入更深的愛的關係時,我們就能對“天人合一”領略一二了。 下面是蓋恩夫人對默想禱告時的經歷和體驗: 當我們藉著信心將自己放在神面前的時候,我們就當傾向裡面,並用一種最深沉敬虔的安靜態度,在神面前等候一些時,如果在起初藉著信心覺得神同在的喜樂時,就要安靜地停住,不必為着要找什麼禱告的題目來煩擾自己,也不要用什麼話來禱告,只要使喜樂延長。如果這喜樂慢慢地消散了,就要用柔情挑起意志,若再得着甘甜的安靜,就又要停住。因為冒煙的火,是要輕輕地煽的,等到燒著了,就不必再煽了,若是再煽恐反倒會熄滅。 談到這種默想的禱告,祂還著重提醒人們,“就是應當勇敢地來到神面前,用純潔毫無自私的愛,好像不是要由神那裡得著什麼,乃是要學習叫神喜悅的本領,並學習遵行神的旨意。因為一個僕人的勤勞,若是先為着獎賞,那人就不配得着獎賞。” 弟兄姐妹,讓我們操練禱告,不是要得著屬靈的快樂,無論是滿足也好,空虛也好,只要叫神喜悅就是了。這樣,我們就能保持靈裡的平穩。 Comments are closed.
|
牧師的話
November 2022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