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年頭「尊師重道」的現象愈來愈淡薄,學生的氣焰高漲,老師說的話,學生不聽也罷,還常常自以為有理的頂嘴與挑戰,師道衰微令人擔心。有個小學生,調皮搗蛋,不但自己不專心,還常常影響其他同學,令老師頭痛不已。有一天他又搗蛋,老師問他說:「你們家誰當家呢?」學生回答:「看什麼事啦!大事媽媽管,小事爸爸管!」老師說:「你的教育問題是大事還小事呢?」「那就是爸爸管囉!」學生一副無所謂的樣子。老師警告他說:「你再擾亂教室秩序,我就要通知你爸爸!」學生回應說:「其實,我也容忍你很久了,我都沒去告訴你爸爸呢?」老師氣憤的回應:「你想造反嗎?你知道我爸爸是校長,就算我怎麼不稱職,我爸也不會炒我魷魚的! 」學生不甘示弱的說: 「你知道我爸是誰嗎?我爸是教育局長!我的成績再怎麼爛,我爸也不會讓我退學的!」老師一時無語!許久才說出: 「我媽是學校董事長,讓她開除你,她必定支持我的決定。」學生仍大膽的頂嘴:「你媽是一個小學校的董“事”長,我媽也是“市”長 ,她是五市的市長;她是菜市的市長、她是夜市的市長、果市的市長、花市的市長兼股市的市長。嚇死你了吧!!」
其實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許多時候問題發生都由於慾望多、野心多、爭競多、攀比多與嫉妒多,在此我們彼此提醒下面幾個功課: 第一, 不是擁有少,而是“慾望”多。讓我們承認慾望是一個無底洞,永遠無法完全填滿的,因此要分辨我們所追求的是必需的還虛榮的,重新檢視我們所擁有的,為此感恩,不要為沒有的失望難過。 第二, 不是所得少,而是“攀比”多。“所謂:「人比人氣死人。」總有人比我多、比我好,但以他們為我的榜樣,讓我更卓越、更成熟、更為美好,而不是因此嫉妒或失望。另一方面總有人比我差、比我少,但以他們為我的責任去幫助他們,而不是因此驕傲自大。 第三, 不是開心少,而是“野心”多。不要讓野心成為開心的賊,失去喜樂的心。不要由於野心的催逼而不斷征服,不斷追求打敗別人,最終一個朋友也沒有,世上最窮的人就是沒有朋友的人。 第四, 不是滿意少,而是“需求”多。由於“貪” 心以致於什麼都要,且什麼都要多,到一個地步連自己需要什麼都不知道了,只覺得不滿意,只要任何一個需求沒達到就不滿意,甚至這些需求是不合理的、不理性的、不必要的。 第五, 不是愛太少,而是“理所當然”多。若所有領受的都視為理所當然,那麼感覺不出“愛”就是必然的結果。世上的空氣、水、陽光都彰顯神的愛! 親愛的朋友,讓我們珍惜所擁有的生命、氣息、時間,感謝所得的家庭、父母、兄弟姊妹,開心所交的朋友與現今的環境,滿意主的豐富供應與恩典,讚美神所賜的大愛。 Comments are closed.
|
牧師的話
November 2022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