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詩28:1、6-9
1 耶和華阿,我要求告祢,我的磐石阿,不要向我緘默,倘若祢向我閉口,我就如將死的人一樣。 6-9 耶和華是應當稱頌的,因為祂聽了我懇求的聲音。耶和華是我的力量,是我的盾牌,我心裡倚靠祂,就得幫助,所以我心中歡樂,我必用詩歌頌讚祂。耶和華是祂百姓的力量,又是祂受膏者得救的保障。求祢拯救你的百姓,賜福給祢的產業,牧養他們,扶持他們,直到永遠。 詩篇28篇是一首哀歌,詩人在極大的痛苦中向上帝呼求幫助。然而在這樣的特殊時刻,上帝卻選擇了沈默(1節),詩人誠實地表達了上帝沈默時他的感受:「倘若你向我閉口,我就如將死的人一樣」。 「上帝的沈默」對我們很多人都不陌生。在那些急需要幫助和拯救的時候,上帝卻似乎故意隱去了,以至「只是,我往前行,祂不在那裡,往後退,也不能見祂。祂在左邊行事,我卻不能看見,在右邊隱藏,我也不能見祂」(伯23:8-9)。 我認識一位敬虔的姊妹,她的兒子從幼年時患上心靈和身體的嚴重疾病,在過去的20多年裡使他飽受折磨,無論如何治療都沒有效果。這位姊妹的心因此已經被刀刺透了。 過去的這些日子裡,我和教會的許多弟兄姊妹都為他們迫切禱告,盼望上帝能夠使這個孩子的病痛哪怕稍微得到舒緩。然而,當我們在主日向這位姊妹詢問時,所得到的回答卻是「比之前的情況更加糟糕」。當時看著這位充滿疲憊卻依然堅強的姊妹,我幾乎不知道應該如何回應她,更不要說如何安慰。 然而就是在這時,這位敬虔姊妹在眼淚中分享了一些話語讓我深深被觸動:「我不知道上帝為什麼使我們經歷這些痛苦,也不清楚是不是還有什麼屬靈的功課需要我學習,但是我知道上帝一直在這裡,即使看起來祂暫時什麼都沒有做,我知道我們的禱告每一個字祂都垂聽了。雖然作為一個媽媽我多麼想有一天我的兒子能夠完全被醫治,但我已經在預備如果這個病會伴隨他一生···」多麼純淨的信心啊!是的,大衛知道即使尚未蒙救脫離惡人的攻擊,但「祂聽了我懇求的聲音」(6節);這位母親知道即使孩子的痛苦沒有減輕,但「上帝一直在這裡」。 在我們的一切患難中,上帝從未缺席。詩人在詩歌的最後呼求上帝牧養祂的百姓,這禱告的確蒙了垂聽,以至於有一天上帝自己作我們最好的大牧人,在祂藉著十字架死而復活的愛和牧養中,我們更深看見,在我們的一切苦難中,祂從未缺席,並且與我們同受苦難(賽63:9),牧養扶持,直到永遠。
0 Comments
弟兄姊妹,6月份,有父親節,在這個月裡,我們不僅要感謝父親在家庭中的辛勤付出,更要思想聖經中對“父親”的呼召與身份。
聖經告訴我們,神設立家庭、婚姻與父職,不只是為了維繫社會秩序,更是為了彰顯祂自己的榮耀與救恩計畫。正如以弗所書所說,婚姻是基督與教會之愛的奧秘的寫照,父親在家庭中的角色,首先是一位婚姻的守望者,然後才是兒女的榜樣與教養者。 聖經告訴我們,丈夫被視為家庭的頭,這不是為了掌控、命令、操縱,而是為了像基督那樣,以犧牲和愛來領導與服事。作為父親的男人,首先要作一個好丈夫,這是聖經中對父親最根本的要求。我們的孩子不會僅僅因為我們提供了多少物質而記得我們,他們更會看見我們如何對待他們的母親。我們若輕忽妻子,輕看婚姻,就已經在兒女面前失去了屬靈的權柄。 聖經提醒我們,許多家庭的問題,是父親沒有用福音來帶領家庭。一個丈夫若不天天倚靠主,被神的話語更新、被聖靈引導,他就會落入律法主義或放縱之中:不是冷酷嚴厲、就是逃避責任。甚至在表面“屬靈”之下隱藏著不處理衝突、不認罪、不悔改的態度。 父親在婚姻中的角色不僅是“解決問題”的人,更是塑造氣氛的人。我們的語言是否充滿恩典?我們的態度是否溫柔堅定?我們的選擇是否以神為中心?如果我們每天都在以福音帶領婚姻,我們的兒女將從我們身上看見基督。 父親節是一個特別的時刻,提醒我們要回歸神原初的設計。父親不是家庭中獨立的個體,而是在神聖婚約中的一員。我們在婚姻中的信實,是兒女將來對神信實理解的第一課。我們與妻子之間的饒恕、忍耐、彼此尊重,將比任何一場家庭講道更具說服力。 如果我們發現自己在婚姻中軟弱、失敗,請不要逃避,也不需自責太久。福音的應許正是給我們這樣的罪人:基督為我們捨己,不是因為我們夠好,而是因為祂的愛永不失敗。正如聖經所強調的,我們不靠過去的成功維持身份,也不被失敗定義;我們是被神呼召、不斷更新、靠恩典成長的父親與丈夫。 願這個月成為我們重新反思婚姻盟約、重新倚靠基督的日子。讓我們以悔改的心、更新的盼望繼續在家庭中作忠心的守望者,成為兒女眼中敬虔的父親。 隨著復活節季節的結束、夏季即將來臨,我不禁感嘆時間過得真快。自從迎接女兒的出生,家中多了一位新成員,內心充滿了感恩與喜悅。
孩子的需要,以及季節快速變換的節奏,讓我對《路加福音》2章19節有了新的體會。當耶穌誕生時,來訪的人說了許多關於祂將來的榮耀之事,那節經文寫道:「馬利亞卻把這一切的事存在心裡,反覆思想。」 這節經文將父母對孩子的盼望和期待展現得多麼美麗溫柔,馬利亞這位母親把她對愛兒的愛與思念時時刻刻放在心上。看著我女兒成長,我也親眼見證她母親那份細膩的關愛與珍惜,把每一刻都藏在心中。我從中看見神賜下的溫柔與慈愛,讓我更加感恩。今年的母親節,對我而言有了特別的意義。 願我們都能付出時間慶祝母親節,感謝那些成為我們生命中母親角色的人,因為她們承載了神所賜的愛與憐憫。讓我們一同感謝並記念她們是神給我們的恩賜。 四月是特別的月份,因為我們將迎來耶穌受難節與復活節。這是我們基督信仰的核心,提醒我們主耶穌為我們所成就的偉大救恩,以及這救恩對我們生命的意義。耶穌基督甘願走上十字架,承受鞭傷、凌辱,甚至忍受與天父隔絕的痛苦,這一切都是為了我們的罪。聖經說:「惟有基督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為我們死,神的愛就在此向我們顯明了。」(羅馬書 5:8)十字架不是一場意外,而是神早已計劃好的救贖之路。祂本是無罪的,卻為我們成為罪,好讓我們可以因祂得稱為義(哥林多後書 5:21)。
我們是否真的明白這個代價?我們是否曾靜下心來思想,若沒有主耶穌的犧牲,我們如今會是什麼光景?或許我們仍在罪的捆綁中掙扎,或許我們仍在尋找人生的意義與方向,或許我們仍與神隔絕,沒有盼望。然而,感謝神,耶穌基督已經為我們付上了極重的代價,使我們能夠進入恩典之門,享受與神和好的關係。 耶穌不僅為我們死,更重要的是,祂從死裡復活!這不只是歷史上的一個事件,更是改變人類命運的關鍵。復活的基督勝過死亡、勝過罪惡、勝過黑暗權勢,向我們宣告:「在祂裡面,我們有新生命!」 保羅在哥林多前書 15:17-19 提醒我們,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的信仰就是徒然的。但基督確實復活了,這意味著我們的信仰是真實的,神的應許是可信的,並且我們也有永恆的盼望!不論我們的過去如何,在基督裡我們可以成為新造的人(哥林多後書 5:17)。 既然我們是蒙恩得救的人,我們該如何回應這份恩典,活出配得「基督徒」這稱呼的生命呢?
馬太福音 4:1-2
當時,耶穌被聖靈引到曠野,受魔鬼的試探。 他禁食四十晝夜,後來就餓了。 我們正在實踐教會今年的主題「我們起來建造吧」,其中一項可以幫助我們更親近神的屬靈操練就是禁食。禁食是有意識地克制飲食,以促進屬靈成長。在傳統教會曆中,四旬齋(Lent)是一段透過禁食來預備復活節的時期。或許,在即將到來的四旬齋期間,我們可以一同進行這項操練。 什麼是四旬齋? 四旬齋指的是復活節前的四十天(不包含星期日)。今年,四旬齋從 3月5日(星期三)開始,這一天也被稱為聖灰星期三(Ash Wednesday)。在這段期間,基督徒會刻意戒除某些食物或習慣,以便預備好自己的心迎接復活節。你可能聽過同事或朋友說,他們在四旬齋期間不吃甜點或不喝汽水,這些都是常見的禁食方式。 為什麼要守四旬齋? 守四旬齋的目的不止一項,其中主要之一是捨棄某些事物,以騰出更多空間給神。我們從生活中減少某些事物,讓神更多地充滿我們的生命。例如,若選擇禁用Facebook,就能有更多時間來親近神;若選擇不買珍珠奶茶這類飲料,則這筆錢可用來幫助有需要的人。 四旬齋不僅讓我們更親近神,它也提醒我們生命中經歷的苦難與破碎。我們會想起自己的軟弱、罪性以及若沒有神的拯救,我們便毫無盼望。四旬齋與禁食其實帶給我們盼望,因為我們在其中看見神如何在死亡中帶來生命,正如耶穌復活所顯明的那樣。Lent這個字的古英語字源意思是「春天」,因此四旬齋向我們展現生命如何從冬天中萌發新生。 如何守四旬齋?需要澄清的是,四旬齋的操練不是為了獲得神額外的恩惠,也不是因為我們的罪而懲罰自己。守四旬齋與禁食,是為了有更多空間來尋求神、察覺神、親近神。我們可以在3月5日至4月19日期間,以戒除某些食物或活動來守四旬齋。例如以下方式:
四旬齋不僅是捨棄某些事物,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加入新的作為。例如這些承諾:
上帝又對 摩西 說:「你要對 以色列 人這樣說:『耶和華-你們祖宗的上帝,就是 亞伯拉罕 的上帝, 以撒 的上帝, 雅各 的上帝差派我到你們這裏來。』這是我的名,直到永遠;這也是我的稱號 ,直到萬代。 」(出埃及記 3:15)
讓我們一起禱告,好嗎? 是的主,我們的神,祢啟示祢自己為亞伯拉罕的神,以撒,雅各的神,是一些有血有肉,有軟弱有不足,有情感有經歷的人的神!祢不是“歸正神學的神”、“靈恩派”或“基要派”、 民主黨或共和黨的神,祢是活人的神,不是被學術理論規範的神。 主啊,我們害怕未知。因而,我們想要一個簡單的神,一個我們能預測的,能掌握的神。但神不能,不該被如此地來冒犯,祢是神,是超過我們過往所有聖徒經歷的綜合,超過所有神學理論的總和的神,是不可能被規範的神。 主啊,如果我的神學不讓我產生這種敬畏,這種謙卑的認知,不產生出一種對祢的更深的期待和更新的渴望的話,我就是褻瀆了。主啊,赦免憐憫我的驕傲。神,祢是活神,無論過往我經歷過多或少,今天,我渴望今天更深認識祢,體會祢,敬拜祢。 主啊,祢選擇透過故事來啟示祢自己。祢選擇讓我們一同參與在祢的故事中,因為祢渴望我們記得,我們是按照祢的形象被造的,好與祢互動。祢是一位互動的神,一位關係的神。主啊,幫助我永遠不要忘記,祢渴望透過日常的故事向我們顯明自己,讓我們能在我們去過的每個地方、見過的每個人、做過的每件事上,都能宣告:「主啊,祢在這裡!」並告訴別人:「主曾在這裡!」就像雅各,即便在他逃亡、睡夢之時,祢仍向他顯現,讓他知道祢在那裡。主啊,祢就在最平凡的故事裡,在最微不足道的事情中。祢讓這一切不再一樣,這不就是分別為聖嗎? 主啊,願我每次的禱告,不是來指揮祢做事,更不只是給祢我們夢想的清單,而更多像是豎起我的屬靈天線,擦亮我的屬靈眼睛,帶著歡喜期盼的心,來看見祢今天在我生命中行走。主啊,讓我從我的失望、無望、軟弱失敗中,起來,跟從祢。因為祢是亞伯拉罕的神,以撒,雅各的神,是一些有血有肉,有軟弱有不足,但與祢有約的人的神。萬有的神,在我的所有中,寫我們的故事。阿門。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新年蒙恩!我們滿懷感恩迎接2025年的到來,也歡喜地踏入教會新年度的主題:「讓我們起來建造吧」。這主題不僅是一句呼籲,更是對我們生命和教會使命的挑戰與提醒。
在舊約的尼希米記中,尼希米帶領以色列百姓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他說:「我們所遭的難,耶路撒冷怎樣荒涼,城門被火焚燒,你們都看見了。來吧,我們重建耶路撒冷的城牆,免得再受凌辱。」(尼2:17)尼希米的心中有一份對神家的熱忱和負擔,他以禱告為基礎,勇敢地踏出信心的腳步,邀請眾人一同參與建造的工作。 「建造」這個詞不僅僅指實際的建築物,更是指建造生命、關係和信仰的根基。今天,我們的教會需要更多的屬靈建造,不僅是外在的事工擴展,更是內在的生命更新。在2025年,我們期盼一起專注於以下三方面的建造: 一、建造與神的關係 屬靈的根基是我們一切建造的起點。今年,讓我們更多花時間在禱告、讀經和敬拜中,學習聆聽神的聲音,並敏銳於祂的旨意。當我們的生命與神連結,祂的愛和能力就會流露,成為我們建造的力量。 二、建造彼此的關係 教會是基督的身體,建造教會離不開彼此相愛。今年,讓我們努力促進團契生活,突破隔閡,彼此扶持、鼓勵和同行。透過愛與接納,我們可以成為這個破碎世界中的明燈,吸引更多人來認識神。 三、建造教會的使命 神呼召我們成為「世上的光」,去完成祂的大使命。今年,我們需要重新檢視教會的方向,動員更多弟兄姐妹參與宣教、關懷和服事的工作,成為城市和世界的祝福。 2025年是一個新的起點,讓我們像尼希米一樣,以信心和行動回應神的呼召,齊心合意地說:「讓我們起來建造吧!」 在建造的過程中,我們不僅會看見神奇妙的作為,更會經歷祂豐盛的恩典和能力。 願主帶領我們在新的一年中,見證祂的榮耀,成為祂的器皿! 「我要使他們有合一的心,將新靈放在他們裡面,又從他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使他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他們要作我的子民,我要作他們的神。」(以西結書 11:19-20)
新年快樂!從31日午夜開始,全世界的人們都在慶祝新年的到來。 我們住在靠近加州帕薩迪納的地方,那裡的元旦非常盛大。慶祝活動從玫瑰花車遊行開始,遊行包括樂隊、騎馬表演隊伍,以及世界聞名的花卉裝飾花車。遊行之後就是玫瑰碗比賽,它被稱為「所有碗賽的始祖」,因為它是歷史最悠久的大學橄欖球碗賽。我和兒子有幸現場觀看了比賽,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 儘管我喜歡新年的慶祝活動,但似乎除了日曆上的變化,關於新年並沒有什麼真正的新事物。一月一日的經濟狀況與12月31日相比沒有改變。世界上的緊張局勢依舊如故。坦率地說,除了因為熬夜而有些疲倦之外,我也沒有改變。 真正重要的“新”,並不是來自日曆,而是來自神。通過以西結書,神曾應許要使人變新:「我要使他們有合一的心,將新靈放在他們裡面,又從他們的肉體中除掉石心,賜給他們肉心。」(以西結書 11:19)。這才是真正值得慶祝的新:一個不再在善與惡之間搖擺的合一之心,一個因聖靈更新我們靈魂而得的新靈命,一個柔軟開放、不再冷漠如石的肉心。 神曾應許賜予以色列的這些改變,如今通過耶穌基督賜給了我們。請記住《哥林多後書》5:17中所說的:「若有人在基督裡,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當我們憑信心認識基督時,雖然我們仍然生活在這個充滿破碎、不公和罪惡的時代,但我們也開始活在一個新的時代裡,那時神的國度將完全降臨,帶來醫治、公義和正直。借著聖靈,我們現在就可以以新的人、新的心、新的思想和新的生活方式來生活。 今天,當你慶祝新年的時候,讓我們一起向主祈求更新我們的心。願我們完全敞開,迎接神在2025年及未來要在我們身上成就的一切。 主啊,更新我的心,潔淨我的情感,重塑我的渴望, 以對祢和鄰舍的新愛充滿我。 凡以感謝獻上為祭的,便是榮耀我;
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著我的救恩。 (詩篇50篇23節) 十一月,是一個感恩的季節!當我們在預備慶祝一年一度的感恩節時,我們也可以藉著這個機會去思想今年一整年的經歷、發掘神在我們生命當中所譜寫的恩典軌跡。 感謝神,今年終於有機會和教會的姊妹們一起學習「親密之旅」這門課程。在這個成長小組當中,我們有許多實際的操練來幫助我們建立更美好的人際關係,其中一個操練是要為生命中的天使存款。誰是我們生命中的天使呢?就是那些在我們人生風浪中,當我們在危難、挫折或失意的時候,曾經幫助過我們、給予過我們愛和恩典的人。(取自黃維仁博士的親密之旅學員手冊) 在我的腦海中第一個浮現出的天使,就是我在國中時期參與教會小組的輔導。雖然我在年紀很小的時候就和奶奶一起去過教會、參加兒童主日學;但我是在國中的時候,藉著同班同學的邀請,才開始固定參加教會青年區的崇拜和小組,有穩定的聚會生活。我的輔導溫柔親切,常會致電家中關心我的生活並且與我一同禱告;也會時常寫小卡片給我、鼓勵我在主裡的追求與成長。她的事奉是我在服事道路上的美好榜樣,而每當想起那短短兩年的教會生活,心中總是滿溢著感動與感恩! 然而很可惜的是,當初離開台灣的時候,並沒有留下她的地址。在那個網路尚未普及的年代,我失去了和輔導的聯繫。在移居美國25年的期間,我想過各種不同可能可以尋找到她的方式,但是都沒有付諸行動。直到在這次親密之旅的課程當中,我的小組長鼓勵我也為我禱告,能夠有機會再次聯繫上我的輔導,讓我可以和她表達心中的感謝。 過去我有嘗試過在臉書上搜尋輔導的姓名,但是從頭像中實在無法確認她是不是我的輔導。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臉書上推薦的交友建議,出現了輔導的名字。雖然我從照片上還是看不出來她是不是我的輔導,但是為了讓自己不留遺憾,我鼓起勇氣發了一個信息給她。 感謝神,我找到了失聯25年的輔導!那天我們在網路上相認後,簡單地寒暄了一會兒,我也終於能夠向她表達放在心中多年的感謝! 透過這次經歷,鼓勵弟兄姊妹三件事:
羅5:1-2 我們既因信稱義,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神相和。我們又藉著他,因信得進入現在所站的這恩典中,並且歡歡喜喜盼望神的榮耀。
這段經文的首節是一個表達因果關係的句子,因是「我們既因信稱義」,果是「就藉著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與上帝相和」。這是論及稱義之恩的豐盛果效。 「稱義」一詞所展現的是一幅罪人在法庭上被宣告無罪的畫面,這讓我們想起在前幾 章中上帝公義審判官的形象:「上帝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羅 1:18);「我們知道行這事的人上帝必照真理審判他」(羅2:2);「我們曉得律法上的話,都是對律法以下之人說的,好塞住各人的口,叫普世的人都伏在神審判之下。」(羅 3:19)。稱義就是這位宇宙至高獨一的審判官已經宣告我們是無罪的義人! 「相和」一詞是和好、和睦、和平及平安的意思,指的是我們與上帝之間在關係上的 事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得與上帝相和」的「得」字的時態是現在式,表示我們與上帝 之間和好、和睦、和平及平安的關係是現在就有並且直到永遠的! 第二節經文更清晰地宣告稱義之福的廣度,囊括我們生命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首先,「得進入」的「得」字是過去式動詞,意思是我們已經進入與上帝相和的恩典並持續在其中。第二,「現在所站的這恩典」用的是現在式,意思是持續不斷,永不改變 的狀態。我們如今正穩固地站在與上帝相和的恩典中,享受這恩典的一切福分,永不改 變,永不減少。第三,「歡歡喜喜盼望上帝的榮耀」這短句本身的時間點是「如今」,我 們如今在喜樂中充滿對上帝榮耀的盼望。然而,既是盼望,便意味著未來。換言之,在將 來的「那一日」我們必目睹上帝無比豐盛的榮耀並進入這榮耀,與他同享這榮耀!聖經上 有太多對這一盼望的應許,主耶穌親自說:「我若去為你們預備了地方,就必再來接你們 到我那裡去,我在那裡,叫你們也在那裡。」(約14:3)又說:「但我告訴你們,從今以 後,我不再喝這葡萄汁,直到我在我父的國裡,同你們喝新的那日子。」(太26:29)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你歸信的那一刻,你已經永遠被上帝在主耶穌裡稱義並與他相和 了!如今生活中的每時每刻你都穩固的站在這恩典中,一刻也不例外,一刻也不失落!將 來你必要到主耶穌那裡,在他榮耀的宴席上與他一同坐席!你的過去、現在以及將來都在 上帝救恩的旨意中確定無疑了!正如聖經所說:「預先所定下的人又召他們來,所召來的 人,又稱他們為義,所稱為義的人,又叫他們得榮耀。」(羅8:30) 讓我們讚美他! |
AuthorWrite something about yourself. No need to be fancy, just an overview. Archives
July 2025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