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罪反省是要讓我們發現導致我們犯罪的動機和根源。但所有的罪裡都包含“否認”的元素。它會讓人患上某種程度的道德近視,減低人們看見罪的能力,阻礙我們尋找犯罪的動機。所以,我們需要用新的眼光來看自己的罪。
人犯罪後,出於良心平安的目的,會不自覺的為自己的行為尋找合理性,這也就上面說的所謂“道德近視”。它有時人身上顯得特別誇張。美國內戰歷史學家詹姆士.麥克佛生曾撰寫詹姆士.漢默德的故事。漢默德 擁有一座大農場,是美國國會議員兼州長;除了深具野心,強力維護奴隸制度,還縱情聲色。他在1839年買下了十八歲的女奴莎莉和她的女嬰露薏莎。他和莎莉發生關係,生了幾個孩子;露薏莎十二歲時,他又和她發生關係,又生了幾個孩子。漢默德有個富有的姻親叫作魏德.漢彌爾頓,漢默德性侵害魏德的四個女兒,最小十三歲,最大十八歲,魏德威脅要把這醜聞公署於世,至此漢默德的國會議員兼州長生涯才告停頓,不過也只是暫時的。然而誇張的是,當漢默德的妻子離開他,而那時適逢流行性傳染病奪走了許多奴隸和家畜的生命(他將奴隸和家畜歸在同一類),他在日記中寫道: 看到周圍所有人事物凋零,我的心幾乎被壓碎。黑人,牛,驢,豬,我名下一切有氣息的似乎都遭咒詛,逃不過…。偉大的神啊,我做了什麼?從來沒有人遭過這種咒詛…,我到底做了什麼,還是因為我沒做什麼,才會有遭到這樣的命運?… 沒有人喜歡我,沒有一個人。沒有半件事被放過,沒有半件事被饒恕。 我們也許不會像漢默德這樣無恥,他侵害別人,奴役別人,居然還覺得無辜;但自欺的能力在我們裡面同樣運行,只是程度大小而已,我們可能為了逃避責任或痛苦而說謊,最後連自己都信以為真。我們會不加思考地諂媚或利用操縱別人,自然得像設計好的電腦程序一樣。所以,在認罪的過程中,要意識到人們這種道德近視的本性。要對自己誠實,要用新的鏡片看自己的罪。要從我們得罪之人的眼光來看我們的罪,努力讓自己得到神的眼光。 耶穌教訓說:“為什那麼看見你弟兄眼中有刺,卻不想自己眼中有樑木呢?” 當我們自己眼中有樑木,看問題就不準確了。 親愛的弟兄姐妹,認罪過程中,先看看自己眼裡有沒有樑木。最好的方法是,藉著聖靈的幫助,從對方的角度來看自己,它會給我們對自己的行為有一個新的認識。願我們在聖潔的路上更進一步。 Comments are closed.
|
牧師的話
January 2021
Categori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