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上一年在預備晨修的時候,主放在我們心裡的感動就是: 在這信息爆炸,但關係疏離的世代,我們需要的不是“我說你聽式的靈修分享”,而是透過禱讀我們一起在靈裡以最直接的方式連於彼此、連於主、受於主、回應主。我們多人經歷到聖靈在我們當中運行,神的話與彼此的禱告感動著激勵著我們在疫情陰霾下得以從新得力。
過去兩個月,晨修暫停休息的時間裡,我們一直在禱告尋求著:主啊,什麼時候,以怎樣的方式再開始,才是對眾弟兄姊妹最有益處的?直到年初聽到密西根堂會的Maria牧師分享他們的感動,弟兄姊妹起來彼此連結,在神的話語中扎根來預備面對末世的挑戰,我心為之一振:這不就是從神來的答案嗎?!如果“幸福小組”是扁平化的福音模式,讓所有弟兄姊妹都能投身傳揚福音,那麼兩個兩個的禱讀神的話,不正是“聖殿生活”的扁平化模式嗎?我們不需要所有人都受限與同一個的時間地點來聚集,不需要一位特別的領袖來帶領我們禱告,而是支取主耶穌的應許,靠著聖靈,兩三個奉他的名聚集,他就與我們同在!聖靈保惠師就帶領我們進入真理! 弟兄姊妹,這疫情如同哈該書裡面所描述的,是神再次挑戰我們起來重建聖殿生活的時候!主最深切的渴望就是與我們--他所愛的子民--同在,並透過這一切的聖殿的生活來塑造我們,將從他而來的能力榮耀帶進我們的日常生活裡,讓我們能經歷到最深的滿足與喜樂! 在未來的三個月,我們是否願意委身,與一位的屬靈夥伴,或是您的契友、配偶、或是您有負擔的一位弟兄姊妹,週一到周五,每天用10分鐘,禱讀一段的經文,最後為彼此祝福禱告。您能想象,每天都有人,在等候著您為您祝福的生活嗎?您能想象,我們在禱讀時,神的話就觸動我們的心靈,堅固我們信心,以至於我們一天都得真實的力量來面對挑戰嗎?讓我們一起來重建吧! 1. 約定時間:請務必定下一個固定的時間,建議在早上或午休時間,調上鬧鐘。到點就停下我們手中的工作,打給對方,一起禱讀。這樣的操練,幫助我們實際操練信心:委身、放手與安息。 2. 一位先做簡單的開始禱告,宣告神同在的應許。安靜等候神一分鐘。一方讀出當週的經文(整段)3X,另一方安靜聆聽,用心領受。之後,輪流重複多次誦讀同一節經文直到有心裡的感動再簡短有力地宣告(3-4句)。結束時,為彼此提名用剛才禱讀的經文來祝福禱告。週一到週五都如此重複,直到整段的經文都被禱讀通透!如此,一周下來,因著我們重複誦讀,我們就已經把一段的經文刻在心上了! 3. 是的,主啊,我們渴望起來,建立以您為中心的生活,操練在至聖的真道上建造彼此,在聖靈裡的禱告,一同仰望主耶穌基督您的憐憫,保守我們常在您的愛中,直到我們見您面的日子,得以喜樂滿足!奉耶穌基督的名,阿門! 大家一定會注意到,不同的人群會有不同特殊標記。如60年代的嬉皮士,他們的標記是長髮,紮染的衣服,老祖母式的眼睛(金邊鏡框,橢圓鏡片);而80年代的雅痞的標配則是,寶馬車,古馳(Gucci)鞋子,勞力士手錶,上了髮膠的頭髮。 還有經常在高速公路上轟隆飛馳的重車騎士團隊,他們的偏好的顏色是黑色,質料為真皮,皮膚上有刺青。 農夫,醫生,政治家和搖滾樂明星等也都有他們獨特的方式來區別哪些人是“圈內人”。 這樣的現象在宗教圈內也同樣存在。
如果我們對新舊約聖經有一定了解,我們一定知道在初代教會時代,猶太人非常專注於割禮,飲食條例,和守安息日。但沒有一個虔誠的猶太拉比會說這些是律法的核心。他們知道律法的核心是:“以色列啊,你要聽!耶和華我們神是獨一的主。你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申6:4-5) 為什麼猶太人不去操練律法的核心,而如此看重那三樣事情呢?其原因是和上面那些人群所做的目的一樣,這是界線記號,用明顯可見,相對而言較表面的東西來區分哪些人是神家的一份子,哪些人不是。而且,裡面的人會用高傲的態度對待外面的人,好像自己可以審判他們。他們以為光看外表就可以分辨哪些人是綿羊,哪些人是山羊。以這樣的動機和形式進入裡面的人,在他們身上的改變就是假改變。 我們知道神呼召基督徒從世界分別出來,信心和在裡面的耶穌應當會使我們與一般人有所不同。但如果我們不是因為擁有耶穌的愛以及平安喜樂而與他人不同,我們必然會以其它方式將自己與未信者區別開來。而且這將是在追求屬靈道路上很容易出現的傾向。因為對屬靈的理解不完全,對內在的東西不敏感,如果他們沒有從裡向外的改變,就會受試探用外在的方法滿足這種“感到自己與未信者不同”的需要。 所以,當我們成為基督徒以後,我們的裡面有沒有被改變呢?我們是否真的看到了我們裡面的污穢不堪,而憎惡自己呢?我們是否用聖潔的真理取代我們裡面的污穢了呢?只有裡面的改變才是一個人的根本改變,是靈魂的改變,它才能帶來一個人的新生命。裡面的改變是漫長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渴望改變,神就會幫助我們改變。不要只去尋求那些標記性的外在改變,如,我們常說的“星期日基督徒”, 我們也常告訴人“我們有團契生活,我們有禱告會,我們也在教會團契服事,等等。 ” 弟兄姐妹,是的,我們都有這些外在活動,若是配上我們裡面的改變,那才是神所喜悅的改變,而不是欺騙自己的假改變。 願神幫助我們。 成為基督徒以後,就應該關心自己的靈命成長了。什麼是靈命的成長?就是我們得著了神的生命,向著耶穌的式樣改變。Sheldon Van Auken 寫道,“基督信仰最強有力的證據是基督徒 - 當他們從神得著生命的時候。那麼,最強有力的反證是什麼?也是基督徒 – 當他們排他,自以為義,洋洋得意,生命毫無改變的時候。 今天我在一本書中看到一個基督徒的光景,他叫Hank, 是一個從不改變的人,也許就是一個基督徒的反證。
Hank 脾氣暴躁,不常微笑。他一旦微笑,大多帶有一抹殘酷的味道,必定有人會為之付出代價。他擅於在快樂的海洋中找到悲傷的島;別人看到陽光漸露,他卻看到烏雲擋住陽光。Hank 難得肯定他人,他的假設是這樣的:你若讚美一個人,他就會自大。他總要確定每個人都謙卑,而他的服事就是讓人不自大。他一生從未中斷上教會,參加教會安排的各項屬靈或非屬靈的的活動,但靈裡似乎始終沒有得到真正的餵養。 有一天,教會的執事問他:“Hank,你快樂嗎?” Hank 停下來想了一會兒,臉上沒有半絲笑意地回答:“是的。” 執事於是說:“嗯,把快樂寫在連上吧!”不過到目前為止,所有人都知道Hank的臉仍然不知快樂為何物。 Hank的愁苦有時以喜劇收場,但更多時候結局悲哀。他無法好好愛妻子,孩子,或其他人。他容易惱怒,甚少幫助窮人,偶爾還會輕視口音或膚色和他不太一樣的人。不論過去他喜樂,驚奇或感恩的能力如何,如今都已枯萎;他不斷批評,論斷,抱怨,靈魂逐年乾枯。 Hank 沒有改變,他過去是個脾氣暴躁的人年輕人,後來是個脾氣暴躁的老人。但是比起沒有改變這個事實更糟的是,沒有人為此感到驚訝,每個人好像都預期他會數十年如一日地這般凋零。這個人的屬靈生活按教會的一般指導原則而行,但生命卻毫無改變。 我曾經有一段時期擔心過自己生命沒有改變,事實也是沒有改變,而且有時心裡就像Hank那樣抱怨這,抱怨那。但後來聖靈的提醒,讓我看到自己生命成長的停止。以至於使自己再次思考何為屬靈生命的成長。然後,使自己再次回到神所喜悅的成長之道。 弟兄姐妹們,有時我們做了很多屬靈的事,但我們屬靈的生命不一定會成長。為什麼? 因為完全了解何為屬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不僅要求我們不斷操練,更要有聖靈的幫助,領悟屬靈的真意。讓我們一起來思考這個與我們屬靈生命息息相關的問題吧! “門徒不能高過老師. 但經過充分培訓後,人人都會像他的老師一樣。” (路加 6:40 蒙愛本)
教會牧師團決定繼續採用“作主門徒,效法耶穌”為2021的主題。我們希望專注於學習、效法和緊緊跟隨我們的主。門徒簡單說就是學習者或學生。很多時候,我們感到驕傲,覺得自己超越了教我們的老師。耶穌用這個比喻警告門徒:“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不都會掉在坑裡嗎?不過,當我們肯足夠謙卑時,我們可能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變得像我們的老師;一個能思想像耶穌,意會像耶穌,並行事像耶穌的真正的跟隨者。 在選召門徒的前一個晚上,耶穌出去上山禱告,整夜禱告神。到了天亮,叫他的門徒來,就從他們中間挑選十二使徒: 西門、安得烈、雅各、約翰、腓力、巴多羅買、馬太、多馬、亞勒腓的兒子雅各、奮銳黨的西門、雅各的兒子猶大和賣主的加略人猶大。耶穌沒有挑選有學問的尼哥底母或有財富的亞利馬太的約瑟。他選招了一群“奇怪”的人,如:猛烈反對羅馬政黨的西門,被羅馬統治者僱用的收稅人馬太。在您的腦海中,您可能想知道耶穌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耶穌為什麼選擇這些門徒?他們最明顯的特徵似乎是愚蠢與固執。耶穌問:“你如此固執嗎?”“你還那麼堅持嗎?”很多時候,不理解的迷霧使他們與耶穌分離。當耶穌在教導門徒僕人式的領導時,他們卻爭吵和爭論誰應當居首位。耶穌彰顯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他們還焦慮著下一個奇蹟。耶穌驅走人身上的魔鬼,將死人復活,醫治病人,餵飽了五千人,他們還問四千人呢? 耶穌為什麼投資如此多在這些顯明失敗者的身上呢?馬可提到耶穌的動機是“要他們常和自己同在,也要差他們去傳道”(可3:14)。耶穌要訓練門徒變得更像祂,並在祂離開後繼續祂的使命。因為耶穌不是根據才幹、完美或潛力,而是根據他們的平凡來選擇門徒,所以這給了我們極大的盼望。讚美神,除了一個人以外,所有使徒都將成為他們那個時代的傑出領袖。耶穌從這樣一群聲名狼藉的隊伍中建立了一個活潑有生命的教會。您願意跟隨他們的腳步並接受培訓嗎? 誰喜歡過新年?兒童,因為他們知道新年會放假,並一定會收到新年禮物。 學生一定也喜歡,不論小學生,中學生,或大學生,都想早點像成人一樣可以獨立,可以自由。 已經工作的年輕人也會喜歡,他們指望年終的獎金,職位的晉升。 但對於中年以上的人,我想沒有多少人會喜歡過新年了,因為我們的歲數有增加了一歲。 然而,無論你喜歡還是不喜歡,每年的新年都會如期而至。
當我們面對一次一次的新年,我總感覺到它好像是要提醒我們什麼。 尤其是它緊跟在聖誕以後,這就不得不讓我們基督徒更多的思想,在慶祝了聖誕以後,在重溫了聖誕的意義以後,新年的鐘聲更要提醒我們什麼呢?新年的到來,至少可提醒我們基督徒以下幾點: 1.它提醒人們在地寄居的日子又少了一年。有人會這麼說,這讓自己在地享受的日子有少了一年;也有人會說這讓自己服事主的日子又少了一年。 還有人說,這兩者都是。是的,這要看我們對享受的看法了。 享受有物質的享受,有精神的享受,也有靈裡的享受。 我們追求的是什麼享受呢?我們肉體的慾望得滿足是享受,我們聽一首美妙的音樂是享受,我們和神單獨相處是享受,我們服事神也是享受。所以,這更提醒我們,在世的日子是有限的,但我們所做的事,哪些可以存到永遠,哪些是短暫而易朽壞的,這是我們應該思考的。 2.它提醒我們主耶穌再來的日子也近了一年。我們雖然不知道耶穌第二次來的時間,但舊年的過去,一定是離主再來又近了一年。這意味什麼呢?這意味這耶穌再來審判大地的日子又進來一年,我們擔不擔心那時我們能不能在主耶穌面前站立得住?我們能不能得到主耶穌的獎賞?這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主讓我們現在還活著,意味這我們還有時間去贏得將來主的獎賞。 3.新年的到來也提醒我們,要來察看一下主耶穌給我們的大使命完成得怎樣,因為我們每一個基督徒都有這樣的使命,就是一生要做的事。我相信,當耶穌再來時對我們的獎賞與否,一定與我們完成大使命有關。我們信主以後,救了幾個靈魂?影響過多少生命?不要像那些沒有主的人那樣,只是為了自己在活,如果這樣,和那些動物又有什麼區別呢?救人靈魂是我們基督徒的責任。多救一人,一定多得獎賞。 弟兄姐妹們,新年來了,不要把它當作平常,至少它是我們生命中一個階段的起點。雖然我們的肉體又衰老了一年,但我們基督徒的裡面卻應該一年新似一年。祝大家新年中有一個新的你。 聖誕節到了,大家期待,興奮,因為聖誕會給我們帶來快樂。大街上玲瑯滿目的聖誕裝飾,家庭裡充滿了聖誕的味道,聖誕樹下一個個包裝好的聖誕禮盒,家庭主婦早就開始準備聖誕聚會的大餐,到了夜晚,每條街更是打破夜晚的黑暗,展現出一條條五彩繽紛的燈城。人們無不沉浸在節日的歡慶氣氛中。這是大家多麼熟悉的聖誕景象。不論是真正懂得聖誕節意義的基督徒,還是對聖誕一無所知的非信徒,都會用自己的方式來慶祝這個在西方一年一度最大的傳統節日。很多人每年一早就要為自己在聖誕節安排節目,有的會去歐洲體會一下那裡兩千多年傳下來的人們過聖誕的味道,有人藉此機會去自己想去的地方旅遊,有人在家大邀親朋好友歡聚一堂,談天說地,或述說主恩。多麼“美好的”圖畫,多麼“和詳的”世界。
然而,今年的聖誕節很是特別,大家都知道特別在什麼地方。新冠病毒的疫情經過了近一年的震盪後,目前正在飆升。疫情的可怕,政府的居家令,疫情對地方經濟的打擊,大批人員的失業,大量人群的感染,無一不給這本應歡樂的節日帶來負面的影響。旅遊出不了國,飯店開不了業,聚會沒人來,一切的活動似乎都受限了。但有一樣非但不受限,反而更加有助,更蒙神喜悅,那就是讓更多人安靜下來,有時間來思想聖誕的真正意義。 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聖誕的節日使人們沉浸在一片幸福快樂,自我願望滿足之中,但它快使人們忘記聖誕的真正意義了。這世上有多少人在聖誕節裡是因為我們的救主降生而喜樂,有多少基督徒是因為這位道成肉身的救主的到來而歡呼。我們都知道神仍然掌控這世界,祂仍然知道我們的一切。今年的情景,難道不是神在提醒我們嗎?這世界太瘋狂,這人類太驕傲。我們的神不是正在讓人們知道人類的渺小,有限,和死亡嗎? 弟兄姐妹們,今年的聖誕節,我想一定是神的一個特別的安排,讓我們居家,哪裡也去不了,好好思想耶穌降生的意義。將我們在聖誕節已經偏離的焦點再次調整的耶穌身上;將我們在聖誕節快樂的元素,從這世界(禮物,食物,聚會,旅遊,享受,等)再次回到我們的主耶穌。我們要像兩千一十年前耶穌降臨時,天使天兵讚美神那樣歡呼,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在地上平安歸於祂所喜悅的人。願我們都是神所喜悅的人。 誰都知道喜樂比憂愁好,可誰又能保證你能整天,整月,整年,一生都能喜樂呢?當我們遇上好事,我們當然會喜樂,可當我們攤上倒霉的事,我們還能喜樂得起來嗎?究竟怎樣的生命才能保持我們永遠處在喜樂的狀態呢?
有一對從小在一起長大的朋友,Henry 和 John。Henry 外向樂觀,John內向穩重。當他們長大工作成家後,兩家卻相距兩千公里遠。一天,Henry接到John的電話,John告訴Henry,他得了癌症。要接受痛苦漫長的化療。接下來,他們每週六早上必定通話。化療使John變得沒有食慾,吃不下任何食物,消瘦憔悴的連他的孩子都認不出他了。他的免疫系統因化療變得非常脆弱,以至他受到感染,生命垂危。但John走過來了,他完成了整個化療過程。一個月過去了,John 去做了治療後第一次檢查。那天晚上,John 打電話告訴Henry,醫生告訴他,癌細胞又重新回來了。病情和治療前一樣嚴重。Henry 也是個醫生,他知道癌細胞擴散得這麼快,意味著John 的生命已不會太久了。這相當於判了死刑。 Henry 不敢相信這是事實,晚上他無法進入禱告。他似乎在對神抗議,這一定是弄錯了。他在拒絕面對現實。 第二天一大早,John 有打電話給Henry,他說:“你絕對不會相信…。” 原來實驗室有人將他和另一位尚未治療的人的資料弄錯了。 John 的癌症好了,很多年過去了,至今沒有復發。 當時,John 高興地說:“我可以活下去了! 我可以看著孩子長大成人,和妻子白頭皆老!我可以活下去了。 這兩位老朋友在電話上哭了一會兒。John 的裡面充滿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恩,他覺得神似乎又給了他一次生命。 他忍不住地頻頻撫摸孩子,擁抱妻子。曾經困擾他的事情已經消逝,所有令他沮喪的事情也已過去,在生命面前,一切的事都變得微不足道。他可以活下去了,他突然間體驗到“生命是一份禮物”的真理,這對他來說已不再是個知識。他的老朋友Henry 也明顯看到John 的生命改變,就是喜樂已經充滿了他的生活。John 說,他無法不為神賜下的生命喜樂,秒針移動的每一格都是神的禮物,每天都是快樂日。 弟兄姐妹們,當人們重新獲得了肉體的生命,尚且會如此的感恩喜樂;當我們獲得了永生的生命,豐盛的生命後,我們不更應該喜樂嗎? 今年的聖誕來了,我們永生生命的源頭,真理的源頭,恩典的源頭,耶穌的誕辰日來了,在這樣的季節,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感恩,還有什麼理由不喜樂呢?我們要為“我們可以活下去”喜樂,我們更要為我們因著耶穌而有的永恆的生命而喜樂。 願我們在這歡慶耶穌誕生的日子裡,讓感恩喜樂充滿我們的心,充滿我們的家。 那一大國的人有神與他們相近,像耶和華─我們的神、在我們求告 他的時候與我們相近呢?(申命記 4:7 )
美國大選已經結束了;無論你選了誰,我們都應該放下,好好為這個國家的合一以及他的將來有智慧地祈禱。許多人相信美國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之一。但是,讓我們千萬不要忘記美國的強大一直是立足於屬靈的根基上。 讓我一直覺得非常難過的事就是:我們這個國家無情的攻擊當初立國時所建立的聖經原則,林肯總統深信「全然信靠那位全能的神,是這個國家以及人民的責任」。因此,禱告依然必須是我們的根基。從一開始,我們的國家就是依靠禱告作為指引、保護和力量。縱然當時我們只有少數殖民地,我們開國之父的信心,建立了禱告必須是我們生活方式的先例。 作為教會,我們不斷的經歷禱告的大能。你也可以見證過去32年來神是如何恩待我們,當我們禱告的時候,不可能的事就變成可能。我們的教會從一個堂會增長到四個堂會,這顯明神對我們的恩慈。讓我們心連心,手牽手一同歡慶 神的信實和良善。但願一切的榮耀全歸於神直到永永遠遠。 聖誕節很快就要來臨了,這是個感受奇妙與尊榮的季節,但那不僅是一個傳統主義、商業主義、物質主義、放縱的日子,聖誕節是慶祝我們主耶穌基督的降生,聖誕故事是神來救贖原屬於祂的人。想要有一個全然有意義的人生,首先必須找到我們與耶穌基督的寶貴關係,神在呼召我們參與這在近處、遠處傳好消息的工作。 弟兄姊妹們,在這個季節你可以與誰分享聖誕故事?神在呼召你參與這讓人知道好消息的工作,我們的國家需要耶穌!每個人都需要耶穌!你是否願意在這個季節,承擔這個讓世界的國度更接近成為基督國度、享受祂的愛和我們就近基督所得的保證? 願我們期待慶祝聖誕節;同心說「在至高之處榮耀歸於神!在地上平安歸於他所喜悅的人!」(路加福音2:14) 在美國威斯康辛州的一個小鎮,有一個清寒的家庭,因父親早逝,母親呆著四個孩子辛苦地過日子。大哥已上大學,靠課後打工供給自己學費和生活費。二姐剛上高中,就開始半工半讀,賺錢補貼家計。三妹和么妹都還在念初中,小學。家中就剩下母親及三姊妹倆。因平日省吃儉用,生活倒也不虞匱乏。反而因虔誠的信仰,家庭氣氛溫馨和樂。
聖誕節的前一個月,教會新來的牧師在台上宣布,希望大家這個月裡把錢節省下來,在聖誕節做一個特別的奉獻,幫助教會中最貧窮的家庭過節。 聽了牧師的宣布,這個家庭的三姊妹彼此商量,準備省下一些不必要的開銷,並多賺一點錢,好幫助教會這個最貧窮的家庭。本來母親已準備好為三個女兒買的聖誕節禮物,其實也是生活必須要增添的衣褲鞋襪,三個女兒都讓母親省下作為奉獻。不僅如此,二姐增加打工次數,三妹和么妹則去鄰居做臨時保姆,幫忙照顧幼兒。一個月下來,她們共賺了三百五十元,準備拿去奉獻。 聖誕節的前一個星期日,就是牧師要做特別奉獻的那個主日,三姊妹興奮得連蹦帶跳走去教堂,迫不及待地把三百五十元投入那特別奉獻箱去。這是他們辛苦賺來的錢,但當他們想到有一個窮困的家庭可以獲得她們的幫助,就覺得很快樂,很驕傲! 當天傍晚,牧師開著車子到三姊妹家來,給了媽媽一個信封袋,裡面有四百四十四元,其中有三張一百元,一張五十元的新鈔,正是三姊妹早上捐出去的。媽媽送走牧師後,三姊妹沉默的臉上,噗噗地掉下淚來。原本在奉獻時我們以為自己非常“富有”,可現在,她們才知道,在教友的眼中,她們是最“貧窮”的一家。她們感到好羞愧,她們不再想去教會了。 又到了星期天,媽媽強迫三姊妹還要去教堂。三姊妹想起上星期的事,走在路上,心情沉重,臉色煞分難看。那天,教會來了一位剛從非洲薩伊宣教回來的宣教士,他介紹了那裡人民的貧窮,教會的需要,並請大家奉獻一些錢來幫助那裡的人民和教會。 這時,三姊妹不約而同地望向媽媽,只見媽媽微笑地點點頭,拿出上星期牧師給她的那個裝有四百四十四元的信封袋,奉獻了出去。清點奉獻之後,牧師宣布,“今天的奉獻有五百三十元,全部捐給薩伊教會。” 宣教士喜出望外,他接過奉獻的錢,不禁說,“你們教會一定有很富有的人家!” 媽媽和三姊妹覺得很高興,也很驕傲,因為她們正是這宣教士口中所說教會裡“最富有的人家”啊!牧師讚許的目光投注在三姊妹和媽媽身上,他微笑點頭回答宣教士說,“是啊,他們真的很富有!因為他們有一顆願意給予的心!” 弟兄姐妹們,有一顆願意給予的心,就是最富有的人!阿門? 再過幾天就是感恩節了。看著仍然在美國肆虐的疫情,回顧這一年教會,團契,弟兄姐妹的情景,發現神的恩典滿滿,神的保守處處。我們沒有因為疫情懼怕,消沉,抱怨,封閉。而是看到我們的弟兄姐妹仍然在服事,在彼此相愛,彼此代禱,彼此激勵,在主裡一起成長。這裡我要來數算一下神在我們堂會和團契賜下的豐富恩典。
1. 在這讓全球失去無數生命的疫情中,神保守我們教會沒有因新冠失去 一個生命,我們的團契,及每個家庭都有平安喜樂。我們感謝神! 2. 在這需要自我隔離的疫情中,雖然教會不能進行實體敬拜,但藉著網 絡科技及同工們的忠心的服事,我們主日敬拜的直播始終得到神的保 守,順利無誤,讓我們的心靈仍可一起敬拜,一起聆聽神的話語。我 們感謝神! 3. 在這讓人們無比恐懼的疫情中,我們的團長,團牧,部長同工們沒有 停歇,仍然繼續為主做工,帶領弟兄姐妹,不斷傳播著主愛,使我們 再次領悟到我們的教會不是一個建築,而是一群跟隨主耶穌的基督徒 的心組成的信心聯盟。我們感謝神! 4. 在這讓人們特別需要心靈幫助的疫情中,我們中間仍然有很多信靠相 信你的禱告勇士,我們禱告會比疫情前的人更多,大家禱告更踴躍, 彼此代禱,相互關愛,從神得能力,從主得力量。我們感謝神! 5. 在這令人生畏的疫情中,弟兄姐妹沒有遠離你,反而更加渴慕你。我 們進行了連續四個多月的晨修,我們週五始終有團契查經,還有週一 的查經小組,神的話語滋潤著每一個渴慕的心。我們感謝神! 6. 在這需要保持社交距離的疫情中,弟兄姐妹傳福音的熱情沒有減弱。 社交距離雖然對傳福音有著阻礙,但傳福音仍在弟兄姐妹中間繼續, 神與他們同在。今年神賜給我們四位祂的兒女。我們感謝神! 7. 因疫情的原因,神也為我們提供了彰顯祂愛的機會,一些姊妹們為需 要的弟兄姐妹及朋友們提供了ESL的課程,幫助他們提高在美國語言 的適應能力。老師和學生們都樂在其中。我們感謝神! 8. 在這大家忙碌應付疫情的過程中,你也提醒我們不要忘記門徒的培訓。 現在我們仍然有門徒培訓小組。我們感謝神! 9. 在這每個人都有可能感染病毒的疫情中,我們也有身體軟弱的肢體, 但我們更多地看到了弟兄姐妹的愛心關懷和幫助。使我們更能體會到 神大家庭的溫暖和愛。我們感謝神! 弟兄姐妹,神的恩典數不盡,尤其在這的令人恐懼的疫情中,我們更能感受到神的憐憫,恩典,和保守。願我們每一個弟兄姐妹,在這感恩的季節,都來細細數算神在我們身上的恩典,定會讓我們喜樂而歡呼,哈利路亞! 我們感謝神! |
牧師的話
January 2021
Categories |